网站首页 >> 机构设置 >> 行政机构 >> 实习就业科 >> 实习实训 >> 正文
深学政策强能力 融产助教促实干 ——省实习实训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
来源: 实习就业科 供稿: 张涛 时间: 2025-10-29 阅读量:

10月19日至24日,我有幸参与省实习实训能力提升培训。为期六天的系统学习中,从国家政策解读到产教融合实践案例,从实习备案平台操作到管理机制构建,每一项内容都直击实践痛点,让我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思考。

政策是行动的指南,本次培训省教育厅聘请的教育专家教授的解读,首先聚焦国家产教融合与实习管理的顶层设计。教育部《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》明确提出“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”的核心理念,将深化“四个合作”、推进“五金”建设作为关键路径。这让我清晰认识到,实习实训并非孤立的教学环节,而是衔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纽带。培训中提及的2024年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结题验收工作,则进一步印证了国家以实习实训为抓手,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的政策导向。同时,针对实习时长、学生权益等基础规范,政策明确高职学生毕业前需完成不少于6个月实习,中职学生校外岗位实习一般不超过3个月(特殊专业除外),为实习管理划定了刚性底线。这些政策要求既为实践工作提供了遵循,也凸显了实习实训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价值。

产教融合是提升实习质量的根本路径,培训中的鲜活案例让抽象理念变得具体可感。职业学院与企业共建“订单班”的实践令人印象深刻,其“师资共聘、课程共建、实训共促”的三维联动模式,以及“入门—基础—实战—进阶”的四阶培养体系,实现了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。这种将企业真实项目、技术标准融入实习过程的做法,正是对“以生产实践一线真实情境为标准改革实习实训”政策要求的生动践行。反观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实习岗位与专业脱节、实践内容与产业需求错位等问题,根源在于产教协同不足。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,唯有推动学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、实习内容对接岗位标准、培养过程对接生产流程,才能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真本领,真正实现“实习即实践、毕业即就业”的育人目标。

实习备案平台则为规范管理提供了数字化支撑,培训中的实操教学破解了此前的管理难题。实习实训备案管理平台构建了“学校—企业—导师—学生”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,涵盖实习计划管理、考勤追踪、日志批阅、成绩鉴定等全流程功能。这一平台不仅解决了传统实习中“分布广、管理散、效率低”的痛点,通过模拟操作学院管理员、指导教师、学生等不同角色权限,学校既能及时掌握了基地核查备案、实习过程监控、过程性评价等关键操作,明白了平台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压实各方责任:学校可精准监管实习质量,企业能高效参与过程指导,导师可实时跟进学生动态,学生也能便捷提交实习材料。这让我意识到,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应用,是落实实习管理政策、深化产教融合成果的重要保障。

六天的培训既是知识更新的过程,更是理念重塑的契机。作为参与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一员,我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:以国家政策为根本遵循,严格落实实习规范与学生权益保障要求;以产教融合为核心路径,积极推动与区域企业共建实习基地、共设实习项目;以备案平台为管理抓手,实现实习全流程的数字化、精细化管控。相信在政策指引、产业支撑与技术赋能的合力下,我们的实习实训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,为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
最近更新
版权所有 @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2025~